Wednesday 5 March 2014

等觀塘重建 等到跳樓死

等觀塘重建 等到跳樓死
記者:黃偉駿

觀塘處於新舊交替,裕民坊的待拆樓宇(前排)烏燈黑火,與背後高聳的apm商場形成強烈對比。 司徒世華攝

入夜後的觀塘,有個五光十色的apm大商場,一條觀塘道之隔的重建區,相比之下顯得冷清破落。觀塘重建區由裕民坊、物華街、同仁街、輔仁街等幾條老街組成,面積逾5公頃,是本港最「悠久」的重建區,街坊等待重建已18年,如今仍是等待;有人等不了,跳樓身亡。街坊心一直等待的,只是早日安居樂業。

雨傘檔檔主林太表示,每日煮飯頭頂都要掛上膠布,慎防石屎墮下。

天花板塌大塊石屎

街坊阿劉每日奔走於重建區23幢大廈之間,希望街坊團結一致,向市建局施壓。他說重建區只得700名選民,但同選區的觀塘市中心則有900名選民,所以現任區議員沒有照顧重建戶需要,於是今屆區議會選舉發起重建戶支持另一人作挑戰。

在同仁街賣毛巾及雨傘維生的林太,沒有阿劉的政治考慮,只是單純地期望盡快重建。因為她那個600呎住所,3個月前天花一幅一呎長石屎突然墮下,幸好當時家中無人,「我返屋企開唔到門,以為有賊,原來石屎頂住。」她沒有錢維修,「我賣5蚊3條毛巾,10蚊1把遮,幾千蚊裝修費,畀唔起。」廁所、廚房也不停石屎剝落,惟有在頭頂掛上一塊膠布權充「防護網」,聊勝於無。

司徒伯行動不便,只盼望早日重建換樓。

阿伯周身病鬥長命

觀塘重建區有近5,000名居民,上年紀及體弱多病的街坊佔不少。65歲的司徒伯伯患牛皮癬,關節作痛,偏偏住在物華街光輝大樓9樓,每日行足9層樓梯出入;想搬又沒有錢,因為重建區物業易手,新業主不會得到市建局任何購買同區七年樓齡物業的津貼,故沒有人願意出較好價錢買樓,「幢大廈係60年代興建,當年制水,落成樓宇係鹹水樓,家好多地方破裂,冇得整。我項目叫 K7,應該排第7,但個個打尖,排到20幾。就算市建局收購,我只係夠錢買番細細個舊樓單位。」

不是所有街坊像司徒伯伯捱得過這麼長時間。數月前,住在他樓下一名長年患腎病的婆婆,因為等不了重建,趁家人外出時在寓所跳樓身亡。街坊說,婆婆有時要家人背才能上落樓梯,「佢想快重建,筆錢買過第二度,但市建局不停開空頭支票。」街坊很難過,婆婆出殯當天,夾錢送了一個花圈給家人。

街坊陳先生住在「密室」,大部份窗戶都要密封,以防沙井臭味攻入。 黃冠華攝

沙井傳臭住戶苦撐

市建局宣佈上環嘉咸街呎價破紀錄8,508元,一般人羨慕重建戶多了一筆橫財,但對不少觀塘重建戶來說,重建安排形同天降橫禍。住在同仁街的陳先生,寓所設計成一個密室,廁所、廚房窗戶全部封死,抽氣扇裝在走廊,一切只為逃避那股逃不了的坑渠臭味,「樓下沙井幾年前爆渠,臭味傳晒上,唔封頂唔順,吸得耐健康有問題。」住戶向政府部門反映,部門答覆是:「都就快重建,等多陣啦。」

陳先生說,市建局的前身土地發展公司於88年宣佈重建後,居民生活立即180度轉變,「覺得就快重建,好多爛都唔整,條街污糟。我想睇一場世界盃賽事,但有線電視因為信政府,以為好快重建,唔肯蝕本鋪線。」

陳伯的書檔經營32年,是觀塘僅存的兩間租書店之一。

32年書仔檔到末路

陳伯的「凌記書店」,不是一間書店,是開設在輔仁街後巷的「書仔檔」,由幾個流動書架組成,出租小說。一本小說來貨價平均50元,他每本只租5元,每次借5天,經營32年深得街坊歡迎。

不過,老人家說,如今的城市人愛上網,少時間看書,他的書店範圍越縮越小,「細喇,以前成條後巷都係(書架)。」

陳伯的檔位是向後巷所在的大廈業主立案法團租用,據講每月租金1萬元,32年來3萬本藏書,佔去陳伯在樓上700方呎寓所的一半空間,他只住一間房,另一間房出租,收1,500元租金幫補生計。

提起市建局,陳伯勞氣,「佢話我租間房畀人,唔到(購買同區七年樓齡物業)津貼。香港係自由市場,點解要咁樣限制我,打官司都要打番正!」重建後,書仔檔會結業,陪伴半生的藏書要找人接收,「冇人要惟有當爛紙變賣。」

後記:街坊拍掌賀林中麟離任

市建局行政總監林中麟年底離任,觀塘重建區的街坊拍掌慶賀。街坊王小姐說:「佢任內只係諗住點幫市建局積聚財富,好多重建項目,一開始出講預要蝕幾多,但到頭來其實個個賺錢。」街坊陳先生說,其實重建戶並非一些人所誤解是貪得無厭,只是想有一個安樂窩,「最好係樓換樓,大家都得益。」

蘋果日報二OO七年十一月十一日)

No comments:

Post a Comment